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简介

一、实验艺术学科内涵 

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系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开始酝酿生长,不断充实、更新着它实在的内涵,演绎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多元化壮阔景观。本世纪初期在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中迅速发展的实验艺术专业教学,正是承接了近百年来中国艺术教育实验性探索发展的脉络,顺应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标志了高等专业美术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与成果。


“实验艺术”不同于传统美术学中如油画、版画、雕塑等,以工具材料与技术及其风格样式作为学科划分标准,而是一种以艺术工作方法而确定性质的专业学科。实验艺术强调主体表达的确切性与有效性,重视与审美主体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试图让艺术更接近生活现实,为公众提供鲜活的精神空间。因此,在艺术方法上,实验艺术更加确认理性与学术储备的重要性,强调理性验证的科学依据。


它改变了原有教学体制写实的现实主义单一的教学模式,开辟了多元化的专业空间,充分显现出中国当代的高等专业美术教育在坚持传统优势的原有格局中,走向更多元更开放的学术思想,为达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准和中国特色的当代专业艺术教育模式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实验艺术学科建设与实验艺术学院发展

2005年7月8日,第一批本科生14人进入实验艺术工作室,这个班也就是后来被广泛誉称的“先锋班”。本科教学第一课“中国公众家庭审美调查”随即布置课题、进行田野调查基本方法的教授并布置考察作业。


7月13日,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副院长范迪安主持召开专门会议,宣布“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工作室”正式成立。


2006年11月10日,首届实验艺术文献展“源于生活”在中央美术学院主楼展厅开幕。文献展第一次将实验艺术的学科建设与教学成果做了系统展示,开启了学院教学中的实验空间——一个“连接历史文化、直面当代民众生存的所在”(吕胜中语)。


2011年4月8日,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了“和而不同——第二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本次展览是十年来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实验艺术教学与学生创作成果的一次经典性阅览,展览分七个主题板块,四个展场,展出作品近百件。


4月14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成立。


4月29日,首届“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开幕。三天的日程进行了关于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学现状的考察报告、问题提出与讨论、文献展作品研讨、一线案例报告、高端论坛(当代艺术视点与学院教育之关系、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处境)、院长论坛(实验艺术在艺术教育学科中的位置)、协商与争鸣(院校之间专业建设的共性与特色)、青年学生与嘉宾对话等会议程序。与会者就实验艺术教育现状一起归纳问题、总结经验、综合智慧、分享成果,争取就实验艺术专业教育现状的诸多根本问题达成共识,在国际当代多元文化艺术的背景下,以中国深厚传统文化土壤为立足,推进实验艺术学科建设有序、有效地发展。


自此,实验艺术学科建立起了专业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基本结构框架,总结出专业教学贯彻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产生了各教学单位具有共性、又不失自身特色的完备的教学大纲与课程系统,奠定了学院教学的扎实基础,已然成为当代艺术教育格局中不可动摇的板块。


2013年5月30日,中央美术学院年度第五次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设立实验艺术学院(筹)。9月12日,向教育部特别递交《中央美术学院关于申请增设“实验艺术”本科专业的报告》。


2014年3月25日,教育部公布《201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列入“新增审批专业”目录,这是本年度在“艺术学”之下惟一新增专业。8月8日,“实年一验——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教学汇报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2014年9月4日,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成立。


2017年1月14日,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实验艺术学院承办的“教学相长——第三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暨“第二届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在央美美术馆开幕。大会诚邀全国多位工作在实验艺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参加展览,同时每位教师还优选出他所教授过的三名学生一起参加这次展览,共同展示师生近几年的创作,同时还展示了每位教师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教学方法与学术研究成果。在第二届学院艺术教育大会上,由各美术院校代表发言并讲述个人及所任教院校实验艺术相关学科的发展状况、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个人对于从事相关学科教学的探索、思考。


2017年6月8日,实验艺术学院“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系列研学计划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正式启动。这一研学计划使学生在与科学家进行直接交流和对前沿学科的近距离观察中获得巨大养份,希望能够孵化出更多兼具艺术性和科技性的创作成果。放眼国际,美术院校与科研机构成建制的深度合作目前还鲜有涉及,实验艺术学院要勇于做出引领,在科技艺术的探索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作为我院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和科技艺术教学研究的重要探索,实验艺术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科教发展联盟、中科科教发展基金共同策划了“实验艺术学院科学大讲堂”系列活动,作为这一系列的配套研学计划。实验艺术学院将组织学生陆续进驻25家中科院科研院所开展实地研学,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正是研学计划的第一站。接下来,我院同学还将先后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展开展深入研学,并在适当时候邀请中科院专家参与我院相关课程授课。


三、学院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设置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当代文化艺术创造的艺术工作者。我们要求学生具备五种基本能力:1.强烈的人文精神;2.全面的知识素养;3.理性的思维能力;4.有效的沟通能力;5.强大的动手能力。


实验艺术学院下设3个专业方向为:实验艺术方向、科技艺术方向、社会性艺术方向。


实验艺术方向旨在站在人类文化共性的立场上,研究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关系,培养具备艺术创作与研究的专业素质、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体系全面的艺术从业者,以及能与艺术生态接轨的艺术家及相关工作人员。实验艺术方向课程体系由两大板块构成:传统语言课程体系与物质化呈现课程体系。课程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考察与艺术语言的深入锤炼,从工作方法与思想方法的层面进入不同命题方向的深入探索研究。在传统与当代文化对冲的视野中,对当代艺术的发展进行整体的认识与了解,对自身特点与当代社会特点展开更具体的了解与验证。


科技艺术方向的目标是培养熟悉科技发展,善于深度融合最新科技手段来从事艺术创作的综合性人才。科技艺术方向目前包含未来媒体艺术、影像艺术等课程组团,未来还将渐次增加与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医学等科学实验室跨界合作,建立一个艺术与科技真正结合的实验基地。科技艺术方向不仅为今天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为今天的艺术教学填补了空白。本方向的目的是建立艺术与科学技术相互渗透互相结合的实验室,这不仅启迪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将开启以艺术的方式刺激科技发展的新领域。


社会性艺术方向最大的教学特色就是将实践迈向社会公共空间。社会性艺术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能够有效运用社会学研究工具作为创作基础,善于将作品用于社会空间的艺术人才。社会性艺术视野下的实验艺术理念,是要在社会激流中完成动态的实验和创新,做有人情味,有烟火气的实验艺术。它致力于引导学生超越小我的小情绪小趣味,在社会的历练中脱胎换骨,获得大我,从而获得艺术创新的源源不绝的能量,在社会中承担其历史使命,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我实现,完成内外、公私、艺术超越与社会责任的贯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中央美术学院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